国开青年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二)
编者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国家开放大学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坚持突出“理论味”,通过原原本本学、专题研讨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我们共同倾听这些来自青春阵营的“理论回响”,感受思想力量,凝聚前行动力。
外语学院学习小组 赵燕娇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进一步明确了“十五五”期间教育事业的目标方向与使命担当。从教育维度来看,首要任务在于筑牢立德树人根基,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制度自信教育全面融入育人各环节,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矢志奉献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开放教育工作者,要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健全“五育并举”全面培养机制,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公平优质、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通过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支撑力。
农林医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学习小组 王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新征程上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为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明确了方向和路径,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数智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上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高素质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终身教育研究院、国际交流学院(外事办公室、港澳台办公室)联合学习小组 吕光如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凸显了教育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基础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孕育。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化浪潮,我们更应主动更新观念,提升专业素养,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推动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作为青年党员,我希望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进步,把学习成果融入日常工作,用务实的行动为教育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教务部第一学习小组 肖兵
通过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必须筑牢育人根基,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守质量底线,切实保障规范办学,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担当时代使命,与时俱进提升能力与素养,成为自身工作的专家、业务的行家里手,为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教务部第二学习小组 孙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们迈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教育和启发。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我将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和实际成效:一要坚守服务学生初心,将全会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从细微小事着手,坚守教育大情怀;二是提升工作效能,推进业务工作数智赋能,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优化运行机制,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学习资源部学习小组 杨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深刻认识到,开放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多样化人才、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关键支撑。我将切实探索以课程改革牵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为建立数智驱动的课程和资源体系,集成共享、汇聚整合,一体化打造课程学习资源矩阵作出贡献。我将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支持服务水平,努力为更多求学者提供更加开放、灵活、优质的教育机会,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