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教学成果奖”优秀获奖成果展示(二)
编者按:2025年8月至9月,国家开放大学完成2025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评审工作。经严格评审,共评选出校级获奖成果21项,包括特等奖6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2025年10月,学校推荐获得校级特等奖、一等奖的13项成果,申报2025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这批推荐成果聚焦教育教学改革核心方向,在数智技术赋能教学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等关键领域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应用性与推广价值。“国开之声”对推荐成果进行分期展示。
特等奖
04 “四领一促 五维一体”的国家开放大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创新实践
国家开放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规范领向、质量领航、特色领跑、改革领先,促进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领一促”理念为引领,构建“标准体系为基、数据治理为要、常态监测为径、周期评价为擎、协同机制为核”的“五维一体”国家开放大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领一促 五维一体”的国家开放大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图
“四领一促 五维一体”质量保障体系以覆盖四级办学体系、贯穿教学全过程、聚焦关键要素和重点环节的“1+5”评估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数据治理实现各层级质量管理者共享同一张“质量地图”,数智赋能质量因子监测、远程听评课和教学检查等常态化质量监控,开展“五年一轮分部办学评估+年度发展报告+年度满意度调查”等立体化周期评价,显著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敏捷性和精准度,建立内外结合、上下协同的质量治理机制,推动质量共识沉淀为全体系内在自觉与行动自觉,为扩优提质开放教育提供坚实支撑,在高等继续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彰显国开品牌价值。
05 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的高素质产业工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创新实践
为服务国家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国家开放大学依托全国办学体系,针对管理协同不足、工学矛盾突出、学用脱节、资源适配低等问题,构建高素质产业工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创新探索形成“多维融合,三位四化”产业工人人才培养模式。模式通过“政-校-企-会”四方协同,整合全国办学体系,打通多维育人通道,打造“线上教学+送教入企”双轨教学体系,开发千余门数字化课程,搭建数智资源平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学习不离岗”“论文写在岗位上、车间里”,依托学分银行建立553万个学习账户,通过“职继融通”方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岗位适配率。成果推广至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培养产业工人75.6万人,其中30%的毕业生实现职务晋升,涌现出“大国工匠”“全国劳模”“楷模”等典型,获得主流媒体报道200余次,形成我国教育服务产业升级、人才强国的“国开方案”。

“多维融合 三位四化”产业工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模式图
06 教育家精神引领,数字赋能驱动:大规模开放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创新与实践
开放教育教师队伍是“全民学习”目标的推动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者,以及“终身学习”文化的培育者,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终身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成效。可以说,只有建设高质量的开放教育教师队伍,才能拥有高质量的开放教育,进而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提升全体国民素质提供坚实保障。

大规模开放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创新与实践逻辑图

开放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设计框架图
本成果锚定开放教育教师队伍“内生动力不足、数字素养不强、发展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从2012年起,坚持“共同价值引领、数字赋能驱动”理念,以培养专业能力与数智能力并重的开放教育教师队伍为发展目标,首创“一轴六维”精神赋能理念机制,构建“双能双驱”数字赋能教师能力提升工法,健全“四级贯通”专业发展机制,取得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双向效果,切实服务五项国家战略,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国开经验”,为全球大规模在线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