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视频与音频教材的编制标准

1定义

视听教材主要包括视频(也称录像)教材和音频(也称录音)教材。视频教材的载体形式包括录像磁带、VCD光盘、DVD光盘、CD-ROM光盘、网络下载等。音频教材的载体形式包括录音磁带、CD光盘、硬盘、网络下载等。

视频教材按照所讲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讲授型和专题型两大类。系统讲授型视频教材是指按照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较全面、较系统地讲授知识和技能的系列录像教材。专题型视频教材是指通过对知识点或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如课程学习方法和要求、重点或难点教学内容、案例、实验、学科拓展内容等进行专门的讲授、演示、分析或介绍,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内容,掌握思路和方法,开阔学科应用与发展方面眼界等的录像教材。专题型录像教材内容长短不拘,可单独成片,也可插入讲授型录像教材中使用。

音频教材按照制作方法不同主要分为直录型和编辑型两类。直录型是在录音室或现场直接录音而成;编辑型是录音得到素材经配乐、合成等编辑而成。

2视频教材的编制标准

2.1录制设施与设备

2.1.1演播室

面积在30平米以上,具备柔光灯、聚光灯、工作指示灯等照明系统齐备及混响良好的专业演播室,并有独立的演播控制室

2.1.2录制设备

⑴ 摄像机。配备两台以上水平分辨率不低于750线、垂直分辨率不低于450线广播级数字格式摄像机。例如:AJ-D908M摄录一体机摄像机。

⑵ 录像机。配备广播级数字格式录像机。例如:DVCPRO格式AJ-D930或AJ-D955D录像机。

⑶ 非编系统。配备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⑷ 其他。配备制作字幕、动画、图片等素材处理的多媒体设备,以及语言提词器等。

2.1.3存储介质

⑴ 录像带。使用1/4英寸DVC PRO录像带,25M或50M均可。应使用全新磁带,磁带应无机械损伤、卷边、褶皱、受潮、霉变等。

⑵ 硬盘存储。采用AVI格式或MPEG-II格式存储。

2.2讲稿、录制脚本与分镜头本

2.2.1讲  稿

依据多种媒体一体化设计方案规定,编写录像教材讲授内容,不得用文字主教材代替。

讲稿样例格式如表1所示

表1讲稿样例

N讲:******

开头语

讲授内容之一

过渡语

讲授内容之二

结束语

2.2.2录制脚本(文字稿本)

依据主讲教师编写的讲稿,提出与讲授内容相互配合的表现手段,如教师头像、图表、资料、实景、动画等,并在讲稿内容中标明“字幕内容”。

录制本样例格式如表2所示:

表2 录制本样例


N讲:******

主要表现手段

开头语

头像、图、┄┄

讲授内容之一

录像教材是电大的一种教学资源,是根据电大远程教学的特点及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图像与声录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采用各种录像技术进行录制、编辑和存储的一种视听教材

头像

字幕

头像

实景

┄┄

过渡语

头像、字幕、┄┄

讲授内容之二

头像

字幕

头像

动画

头像

资料

┄┄

┄┄

┄┄

结束语

头像、图、┄┄

2.2.3分镜头本

应依据录制本,将录制本中提出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按场景、时间进行划分、标注,加工成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排列组成镜头组并说明镜头间衔接技巧。

分镜头本样例格式如表3所示:

表3 分镜头本样例

镜头序号

N讲:******内容

主要表现手段

时间长度及位置

片头

统一片头和课程片头


030

镜头1

开头语

头像

30130

镜头2

1304

镜头3

讲授内容之一

头像

46

镜头4

字幕

68

镜头5

头像

8830

镜头6

实景

8309

┄┄

┄┄

┄┄

小计时长

10

镜头8

过渡语

头像

1011

镜头9

1112

小计时长

2

镜头10


讲授内容之二

头像

121230

镜头11

字幕

123015

镜头12

头像

151630

镜头13

动画

163016′40

镜头14

头像

164018

镜头15

资料

1819′40

┄┄

┄┄


小计时长

20

┄┄

┄┄

┄┄

镜头n

结束语

头像

232330

镜头n+1

字幕

23302445

小计时长

145

片尾



15

本讲总时长

25

2.3制作要求

2.3.1标 准 本

一个标准本为25分钟,内容包括片头、讲授内容部分和片尾。

2.3.2片头

片头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或者地方电大统一片头(15秒)和课程片头(15秒)组成。

课程片头字体要便于识别,不得使用草书。课程片头中应包含:**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校徽)、课程名称、讲次、讲次题目、主讲基本情况等信息(如图1所示)

(校徽)**广播电视大学课程

政治经济学

讲:****

主讲:姓名****大学 职称

                    图1 课程片头示图

2.3.3课程(专题)名称的位置

背景中课程名称应设计在背景画面的显要位置并不被其他元素遮挡,以下图例均可,如图2所示。

e76d2ff5-8f58-4823-a182-24e56732b80f.jpg8575ceee-6143-418d-9a5a-fb11699ac337.jpg

图2 课程名称位置图示

2.3.4课程标识

当屏幕主画面不能出现课程(专题)名称时,屏幕画面上应出现课程标识,课程标识须放在屏幕左下角,如3所示

3 课程标识示图

2.3.5画面与构图

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范围。

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建议采用彩色喷绘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摄像镜头应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主讲教师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

2.3.6字幕与图表

字幕、图表设计应层次清楚,突出教学性。整门课程字幕、图表应统一风格、统一格式(包括颜色、字体、线条、布局等)。

字幕、图表选用颜色应与画面色彩相吻合,与背景颜色应有反差。通常采用较多的字幕颜色为白字蓝底。

字幕设计应充分考虑屏幕视觉效果,字体整体比例要与电视屏幕的比例一致(电视屏幕宽高比为43。字幕每屏不超6行,每行不超过15汉字。

字幕应选择平实、均匀、笔画粗细适中、易读的字体,通常采用较多的是黑体、粗圆等字体。避免用笔划过细或过粗、结构繁杂、潦草等不易辨认的异形字体,如繁体、篆书、草书等字体。

字幕中涉及的标点符号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GB/T158431995)的要求。

字幕显示时间应与讲授内容相配合,每屏汉字停留足够阅读的时间。

图表设计应简洁明确,字体大小适中。如图表内容过多、字体过小,建议采用局部特写放大方式与讲授内容相配合。

⑻ 主讲姓名、职称及单位信息和“**广播电视大学课程”字样,8~10钟在屏幕下方分两屏交替出现一次,通常采用淡入淡出方式,以不影响教学效果为宜。

2.3.7素材

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

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楚,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创信息(如字画的作者、生卒年月,影视片断的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

2.3.8动画

动画的设计与使用,要与课程内容相贴切,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

动画的实现须流畅、合理,图像清晰,有较强的可视性。

2.3.9片尾

片尾时长15~20秒。可根据录制情况在此区间内选择。

片尾字幕内容应包括策划及制片人员、主讲教师、课程组人员、录制主创人员、制作单位、版权所有单位及录制时间等。片尾字幕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但不宜超过8

最后一屏“**广播电视大学制作年月”静帧延长2如图4所示

主持教师:

编导:

摄像:

编辑:

制作单位:

     



**广播电视大学

200*年*月

  图4  片尾图示

2.4.技术指标

2.4.1记录制式

625行,每秒25帧,PAL/D式。

2.4.2磁迹分配

表4 磁迹分配

控制磁迹

CTL)连续

时间码

连续,TC码从00000000开始

视频磁迹

频磁迹

基准磁平

(双声道)

一声道

   

60

30

30

2405~2410

15-20

30

250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作年月”静帧延长2


2.4.3基准磁平

对应于1000Hz400Hz,有效值为100nWb/m,彩条须录入1000Hz400Hz基准正弦波录频信号(双声道)。

2.4.4信号源

录制节目信号源必须符合国家《PLA-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31741995)的要求。

1. 视频信号

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杂波

⑶ 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⑷ 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Vp-p,最大不超过1.1vn-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Vp-p,标准黑电平0.05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⑸ 磁迹:磁信号(RFh指标应在标准绿区范围内,磁迹不能过偏;多机拍摄的节目,各段磁迹应一致。

⑹视频记录要求重放图像画面稳定,无丢帧、加帧,无跳动、闪烁和变色,画面清晰、色彩自然;节目内容禁止出现彩条或其它杂乱信号,节目最后一帧画面后不允许有其它节目信号,起始与片尾不能有残像。

2. 音频信号

声道:内容频信号全部记录于第1声道

电平:电平指示在-18dBFs及以上,同时偶尔上冲,但不应出现数字电平指示表冲向0dBFs

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声画同步,无交流声或其它杂音等缺陷。

2.4.5其他

图像中心正确,重合度和几何失真度应符合《广播电视部部颁摄像机乙级机标准》,画面上高亮度的部分无白色过饱和现象,无脱尾。全片不应有明显的杂波和噪声。

3音频教材的编制标准

3.1制作条件

⑴ 具备业务级录音棚;

⑵ 配备计算机音频工作站;

⑶ 使用专业电容或动圈话筒;

⑷ 配备调音台、专业监听放大器、监听音箱及监听耳机。

3.2存储介质

光盘(CD)或数字录音带(DAT)存储;硬盘存储采用WAV格式

3.3技术指标

⑴ 采样频率:44.1KHz以上频率;

⑵ 量化精度:16比特以上;

⑶ 数字基准电平:-20dBFS(如:SONY的设备)或-18dBFS(如:Panasonic的设备);

⑷ 声道设定:每一轨的声道都设定为(Mono)单声道;

⑸ 音频信号无失真,无噪音、交流声和与节目无关的杂音。

3.4时间分配

⑴ 每讲内容的时间分配如表5所示。

表5 每讲内容时间分配

内容

空白

标准信号

空白

课程内容

空白

时间

长度

>4

10

(1000Hz)

5

播出本

25分(±30秒)

>4

非播出本

≤25分钟

⑵ 两讲播出本为一学时学习内容。

⑶ 每讲非播出本应讲授课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每讲内容之间应有至少5秒空白间隔。